近年来,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,住房需求已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。为加大“好房子”工作推动力度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《“好房子”建设经验做法(第一批)》,从政策设计到技术创新,从示范引领到服务升级,一套多维度、全链条的建设体系正在形成,推动人居环境向更高品质迈进。
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
“好房子”建设,离不开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协同推进。各地通过强化过程监管、部门联动和要素支持,为“好房子”落地铺路搭桥。
山东省率先打出政策“组合拳”,印发《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导意见》,围绕“质量、功能、低碳、服务”四个方面,从政策标准、规划设计、施工建造、查验交付、物业运维等环节入手,以解决质量常见问题、提升居住体验为基础,集成先进设计理念,构建交付验收、质量保修保险、物业管理服务等新制度、新机制,鼓励应用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模式,推进住房全生命期管理、全要素质量提升、多功能应用实践,大力推动建设“好房子”,营造美好居住生活。
同时,为激发市场活力,山东省将高品质住宅项目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,鼓励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、项目通过开辟绿色通道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、降低信贷融资成本等方式给予支持。对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高品质住宅的,贷款额度可按一定比例上浮,让“好房子”既建得好,也买得起。
跨部门协同是政策落地的关键。山西省、福建省、甘肃省等加强部门统筹,协同推进“好房子”建设。山西省、福建省、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、省财政厅、省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,分别印发相关文件,明确推动“好房子”建设的重点工作和责任部门,并通过建立省市联动机制、要求各市(县、区)建立工作专班、制定实施方案等方式,加强政策、土地、金融、财税等要素支撑,集聚优势资源,加大“好房子”工作推动力度,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水平。
标准升级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
“好房子”的核心是品质,而品质的保障在于技术标准的升级。各地结合地域特点,制定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规范,直指住房常见“痛点”。
湖北省发布的《高品质住宅技术标准》堪称“全链条品质指南”。湖北省坚持产业链和供应链思维,引导建设各方坚持以需定供、供需适配、精益建造,从全生命期的角度出发,提出了具有湖北特色的工程建设标准。
甘肃省则从“宜居”入手,《宜居住宅设计标准》从住区生活环境、空间适用、安全耐久、绿色低碳、健康舒适、设备设施、建筑体系与集成构造、智慧管理与运维等方面,明确了高品质宜居住宅设计基本要求。
与此同时,各地通过科技攻关与技术推广,破解住房建设中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广东省以科技创新计划为抓手,通过“揭榜挂帅”的方式开展“好房子、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”建设总体要求及指引、“好房子”空间模块图谱及建设标准指引、智慧住宅关键技术及实施路径、近零碳住宅关键技术及实施路径等“好房子”科技专项研究。
江西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住宅隔声、房屋渗水、墙面空鼓等常见问题,共立项课题62项,大力推动“好房子”科技攻关。
河南省围绕住房品质提升、工程质量安全等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征集,立项《“好房子”视域下豫西南三线厂老旧小区存量空间再利用模式研究》等12个住房品质提升相关课题,通过科技赋能“好房子”建设。
新旧住宅齐焕新颜
“好房子”不是抽象概念,而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生活场景。各地通过试点示范,让“好房子”从图纸走向现实。
在新建住宅领域,湖北省发布“高品质住宅规划建设管控指标”,明确一级和二级高品质住宅建设要求,并分阶段、分地区开展高品质住宅建设试点。宁夏回族自治区组织开展“好房子”样板推选和宣传推介活动,组织指导5个地级城市开展打造高品质住宅试点工作,明确地级城市至少选择两个开发项目纳入试点范围,有条件的县(市、区)自行组织开展试点工作,“一城一策”给予试点项目政策优惠。
保障性住房同样向“高品质”看齐。福建省推动福州市、厦门市等地加快完善配套政策,选取部分保障性住房项目作为“好房子”试点,打造保障性住房“好房子”样板。同时,印发《“好房子”设计典型案例(第一批)的通知》,系统总结保障性住房等不同领域“好房子”设计的好做法、好案例。安徽省推动合肥市等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按照安全耐久、功能适用、健康舒适、灵活可变、绿色低碳等要求,系统整合设计、生产、施工产业链,打造“好房子”样板项目。
老旧住宅改造则上演“旧貌换新颜”的蜕变。北京市实施桦皮厂8号楼危旧房改建等项目,通过“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”进行“原拆原建”改造,主要采用合理退线、管井外移、双层楼板、装配式装修、一体化保温、门窗一体化反打、卫生间同层排水等技术,仅用时3个月就实现老旧住房“换新颜”,有效改善居住体验。
浙江省则探索应用装配式装修等技术推动老房子改造。嘉兴市有效整合全产业链资源,开展装配式“厨卫焕新”惠民工程,整体拉动百姓装修新需求,全面实施城镇既有建筑存量项目装配式装修改造。宁波市通过“导则通识化、需求精准化、样板品质化、工艺装配化、家居智能化、设计人性化、供给普惠化”,用30天完成45平方米旧房焕新,打造高效率、高性价比的老旧住房“好房子”更新改造示范。
实盘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